欢迎来到德威堡酒业官网(德威堡中国运营总部)
红酒加盟 德威堡——中国进口红酒优质品牌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08-8808
行业宝典
葡萄品种类
葡萄酒书籍
葡萄酒历史
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礼仪

让葡萄酒学说本地话

发布时间:2012-11-22     点击:1325次
对于亚洲人来说,要成为葡萄酒爱好者,遇到的第一个门槛可能就是语言。学会葡萄酒的独特语言,辨识来自不同产区不同酒庄的葡萄酒,并且准确地形容它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怎么让葡萄酒学说本地话呢? 如果你问一个新晋葡萄酒爱好者,葡萄酒世界里最深奥的地方是什么,最通常的回答都会是“酒名”,记住并回忆起那些酒名的发音足够让人头晕。要知道对大多数亚洲人来说,英语都是一门外语,而“葡萄酒语”比英语复杂多了,单是要记住Pinot Noir(黑比诺)不是读“pee-nut noh-er”而是读“pee-noh nwah”,或者Rioja(里奥哈,西班牙葡萄酒产区)不读“ree-oh-jah”而应读成“ree-oh-ha”,都极具挑战性。 对于母语既不是英语又不是其他欧洲语言的亚洲葡萄酒爱好者,“葡萄酒语”简直像一门外星语言。当波尔多红葡萄酒的味道被形容为黑醋栗或雪松时,你对它们的印象一片空白,却要紧记那些以潦草笔迹写的名称以及每个描述的拼写,这样才能通过WSET考试(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认证考试)。比如一本介绍葡萄酒的书形容Merlot(梅乐)具有圣诞蛋糕的香味,这让我们头脑一片空白:圣诞蛋糕是什么味?那不是有很多种吗?又比如Brioche(一种法式面包)用于形容陈年香槟,可能亚洲大城市的人会熟悉它的味道,但有些人则可能从未体验过法式面包的美妙。 即使描述的东西非常直接,譬如酒体和单宁等,亦可能是一种挑战。香气、口感、长度、强度和复杂性是常见的考虑因素,但我们平时很少会用重量来形容酒精饮料,因此,除非从一开始就辅以实例说明,否则仅如“酒体丰满的白葡萄酒”就很难让人理解。 形容单宁含量也经常很含混,而且需要区分不同的地区及其饮食文化,小心解释。在整个亚洲地区,人们对单宁的接受程度差异很大,既有热爱并且接受苦味的中国北方人和韩国人,也有那些吃饭时不喜欢苦味食物的人。习惯和饮食文化,以及一个地区食物的变化影响着亚洲葡萄酒爱好者对单宁的看法:一个偏爱苦茶、人参和根茎类蔬菜的亚洲人,可能认为年轻的Borolo(巴罗洛)或年轻的波尔多红葡萄酒的单宁十分温和、顺口;而另一个亚洲人则可能认为单宁含量太高,把它形容为苦涩。 如今市面上有大量翻译成各种亚洲语言的葡萄酒书籍,尤以中文居多。然而,由于tannin(单宁)、full body(酒体丰满)、finesse(细腻)等词汇在许多亚洲语言中都不存在,所以这些翻译都不尽准确。我们可能需要用上几个单词、句子来解释,有时甚至使用比喻来描述它们的微妙差别。许多亚洲文化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使用拼音来翻译葡萄酒术语。 在亚洲学习及教授葡萄酒知识,我们还需要克服另一个障碍,就是缺乏本地的参照物。到目前为止,亚洲的大部分葡萄酒教育都着重背诵酒名、术语、地名和对葡萄酒的描述,而这些却与本地文化毫不相关。要克服这样的障碍,我们何不做一些大胆的尝试:譬如勃艮第北部夏布利出产的白酒口感清脆,我们何不把它联想为裙带菜?或者,澳洲的歌海娜可否唤起印度香料Garam masale(加莱姆马萨拉)的记忆呢?亚洲美食的味道丰富多样,背后蕴藏着充足的词汇,用它们来形容葡萄酒的各种味道和口感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在亚洲进行与葡萄酒有关的沟通时要留意的其中一个范畴,就是口感的重要性。这是我在过去两年间为了撰写《Asian Palate》一书,对多姿多彩的亚洲美食进行研究和探索时发现的。在许多亚洲佳肴中,口感对所有最珍贵的食材都是极为重要的,如鲍鱼、鱼翅、燕窝、吞拿鱼腩和海参等,它们本身并没有多么明显的香气,却因其独特的口感而被奉为佳品。同样,葡萄酒的口感亦是评价和欣赏葡萄酒的一个重要元素,口感细致的成熟红葡萄酒,尤其受亚洲各地的资深葡萄酒爱好者喜欢。 随着越来越多亚洲人喜爱并追捧葡萄酒,葡萄酒的语言看起来真的需要变革。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地名和葡萄酒术语,却能为葡萄酒的描述和沟通创造更多参照物。毕竟,把葡萄酒与一些真实、具体、可用言语形容的东西联系,方能尽情享受葡萄酒之乐。而要把葡萄酒融入我们生活文化的第一步,就是在葡萄酒语言中加入亚洲人的观点和词汇。     李志延 韩国人,出生于首尔,毕业于哈佛大学,现定居香港,是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英国葡萄酒大师学院颁发的“葡萄酒大师”资格的亚洲人士,也是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认证葡萄酒导师和美国葡萄酒导师协会认证葡萄酒导师,是著名的葡萄酒品鉴师、记者和顾问。著有《Asian Palate》等书,定期为著名葡萄酒杂志英国《Decanter》、美国《Wine Spectator》和法国《Revue du Vin》撰写文章,并为香港《南华早报》、中国《中国商业新闻》和韩国《Noblesse》撰写专栏。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分享至:

上一篇:品西拉,品天才千年的寂寞 下一篇:葡萄树龄如何影响葡萄酒质量
红酒加盟,在线咨询
红酒加盟,申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