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挂杯的真相
发布时间:2012-10-30     点击:1312次
酒泪越多,酒质越好?
葡萄酒挂杯的真相是什么呢?为促进葡萄酒香气的释放,我们在品酒过程中,常以杯柱为轴心,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轻摇酒杯,让酒液在杯中旋转起来,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加快香气释放。停止摇动酒杯时,酒杯内壁会留下一道道酒滴,俗称“酒泪”或“酒腿”,这就是所谓的“挂杯现象”。
酒泪表明葡萄酒中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较高,相对而言这款酒的口感也比较丰郁。许多刚接触葡萄酒的新手都喜欢通过观察酒泪去判断酒质,认为酒泪的密度越高、流动速度越慢、持续时间越长,葡萄酒的品质就越高。
挂杯的成因
由于酒精的挥发速度高于水分,当酒精挥发后,酒杯内壁酒液的水分表面张力就会越来越高,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酒液就被拉扯成一道道酒泪,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徐徐下滑。
另外,由于葡萄酒还含有残余的糖分和甘油,这些黏性物质也会影响酒泪的密度及下滑速度。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越高,酒泪的分布就越密集,下滑的速度也就越缓慢。
不要被酒泪误导
酒质取决于酸度、单宁、果香、酒精、糖分的平衡,取决于香气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口感的丰郁性和均衡性,色泽的优雅、余韵的持续性。正因为如此,酒泪的多少从来就不是酒评家的评分范围。
摇动酒杯的目的并不为了观察酒泪,而是为了加快酒液香气的释放。因此,大家不用过多地把时间浪费在观察酒泪上,而应该从嗅觉入手,迅速去捕捉香气。

分享至:
上一篇:葡萄味与葡萄酒味 下一篇:法国波尔多葡萄酒选购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