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N个不等式
发布时间:2012-11-08     点击:1292次葡萄酒的N个不等式
很多人不知道一些关于葡萄酒的区别,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葡萄酒的N个不等式: 红酒≠葡萄酒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以“红酒”替代“葡萄酒”。按照颜色分类,葡萄酒可以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将葡萄酒统称为“红酒”是因为红葡萄酒大约占六成,而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大约占四成,而且国人钟情于红色的喜庆感觉;此外,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红葡萄酒具有更大的炒作空间,商家的过度炒作,使中国目前红葡萄酒占据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A.O.C.≠高质量 A.O.C.是法国葡萄酒一个限制使用原产地命名的法律体系,把不同地区影响葡萄酒特性的因素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进行规范。此后,其他的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这一法律,形成了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DOC体系。当前,很多商业宣传中,把标注有“A.O.C.(或D.O.C.)”的葡萄酒以“高质量葡萄酒”名义推介给消费者,价格上千欧元和十欧元一瓶的葡萄酒同标有A.O.C.字样,消费者实在无法理解A.O.C.所要传递的准确信息。事实上,A.O.C.体系保证的是“葡萄酒的特点与传统”,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标有A.O.C.的葡萄酒就是高质量的葡萄酒。 老年份≠好葡萄酒 “老酒”在市场中一般能获得了更多的追捧,甚至于一度出现过某个获得市场认可的“年份酒”永远也销售不完的怪现象。葡萄酒并非都是越老越好,从量上说,大部分的葡萄酒不具有多年陈放的潜质,超过八成的葡萄酒都是适合在生产之后的几年内饮用,对于这样的葡萄酒如果存放数十年,可能仅剩下文物价值了。 葡萄酒≠保健 在崇尚“食疗同源”的中国饮食文化影响下,葡萄酒的保健效用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面向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士,更是推崇有加。的确,已有许多医学证据支持这一观点,并能进行科学的解释,但切记:葡萄酒是酒精饮料,保健的前题是适量。 橡木味≠优质 橡木桶陈酿可以增加葡萄酒的风味和提升口感,微量的氧气透入酒中能够促进葡萄酒中单宁物质的柔化,但是,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具有这样的培养潜质。换言之,不是所有的葡萄酒经过橡木桶陈酿之后都能提升葡萄酒的品质。 近年来,与追求橡木味道观点背道而驰的是,有酿酒师酿造以彰现天然果味为主导的葡萄酒,并且在酒标上标明:“未经橡木桶陈酿”,这种风格的葡萄酒同样有它忠实的追随者。
分享至:
上一篇:妙用白葡萄酒清除红酒渍 下一篇:葡萄酒的生活妙用